11月11日,由中国民协和陕西省文联主办,省民协、汉中市文联、汉中市民协、中共宁强县委、宁强县人民政府承办的 “2015中国•宁强羌文化挖掘保护发展高峰论坛”在宁强成功举办。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周燕屏,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丰宽,省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李仲谋,中国民协副主席、省民协主席王勇超、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孙宏开,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巫允明,西藏民族大学教授周毓华等中省市领导及专家2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上,周燕屏副秘书长代表中国民协宣布了“中国羌族傩文化之乡”命名决定;王勇超主席颁发了“中国羌族傩文化之乡”匾牌;吴丰宽书记代表文联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民间文化是人类无形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记忆和精神传承,它不仅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也是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支撑。文化建设与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靠的是文化的传承。民间文艺所包含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我们文化创新的源头活水。这次高峰论坛,一定会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发展和繁荣产生重大的影响和有力的推动,宁强这块神奇土地的羌族文化和羌族傩艺的活态遗产,将会放射更加迷人的光彩。
下午,在羌博馆举办了“2015中国•宁强羌文化挖掘保护发展高峰论坛”,来自中省的专家和四川、重庆、甘肃羌区的学者们汇聚一堂,围绕羌文化挖掘保护和传承开展交流研讨,以研讨的实际成效加快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和“一带一路”建设步伐,发挥羌族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和独特性作用,进一步壮大羌文化的研究队伍, 不断充实和丰富、 扩大和延伸羌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为羌文化事业和羌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论坛现场
围绕“2015中国•宁强羌文化挖掘保护发展高峰论坛”的举办,当地还组织了系列羌历年庆祝活动。有宁强县城夜景观赏和民间文艺广场演出,羌族歌舞演出,宁强羌族民间工艺展(包括羌绣展、羌族文化主题剪纸展,核桃馍、麻辣鸡等非遗名录小吃展)、书画展羌族民俗风情摄影展、奇石展、茶艺表演及茶产品展示,宁强羌民族历史文化展示,“从远古走来•古羌遗韵”羌族歌舞晚会。
宁强原名宁羌,羌族的文化习俗和文化精神,至今仍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之中,比如在民居建筑、风俗习惯、节庆礼仪等方面,展现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自2008年宁强被确定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宁强县不断加大对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建成了陕西唯一的羌民族博物馆和羌文化保护基地,整理出版了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的《陕南羌族》等理论研究成果,先后举办了两届羌文化研讨会,精心编排了羌族风情旅游演艺节目,不断提升宁强羌族民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今年,经省民协推荐,中国民协组织专家来宁强就羌族傩文化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就挖掘和保护工作提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最终以这次论坛为契机,宁强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羌族傩文化之乡”。(省民协)
责任编辑:贾雪梅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陕ICP备18015281号-2 技术支持:陕西丝路云融媒体信息服务平台
电话:029-87907089 Email:SXWL907046@163.com 地址:西安市小寨东路3号